11月12日,学校党委举行习近平同志《论教育》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贯彻、交流研讨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内容。学校党委常委、校领导出席会议。学校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列席会议。学校党委书记闻德亮主持会议。
会上,闻德亮领学习近平同志《论教育》中“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等篇章。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曲巍就学习“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党委常委、纪委书记葛洪源就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紧密结合实际工作,先后作了交流发言。
闻德亮代表学校党委就全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师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从习近平同志《论教育》这一重要著作中汲取强大理论和思想力量,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围绕学校事业改革发展,聚焦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全面振兴新突破确定的目标任务,深化务实举措,勇于担当作为,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动实践,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锦医力量提出三点指导意见:
一是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全面学习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的丰富内涵。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共收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文稿47篇。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是新时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认真做好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原文研读,充分利用专题读书班、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三会一课”和主题班团会等,形成体系式深入学习的浓郁氛围,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二三五十”发展战略和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九大计划”“十项工程”结合起来,精研细究其中包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感悟其中蕴藏的思想伟力和精神力量,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与分析解决学校建设发展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学促知、以学促行,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
二是深学细悟,融会贯通,全面把握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的精神实质。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教育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教育强国的性质和方向,揭示了教育强国的基本特质、科学内涵,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将党对教育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引领和方法启示。我们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保证,让教育始终成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坚强阵地。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要牢牢把握加快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这个根本基础,让“强师”成为强国建设的厚重根基。学校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一线教师要聚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上来,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承担新时代新使命,认真谋划部署,深化务实举措,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上层次上台阶,实现学校治理体系与治理水平高质量提升,推动学校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是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全面落实习近平同志《论教育》实践要求,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锦医力量。要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各环节。强化政治引领和理论武装,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构建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打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推动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群团工作提质增效。
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快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入推进“教育铸魂工程”“红色育人工程”,充分用好教育家精神、科学家精神、红色文化、锦医好人等育人源流,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锻造好思政课这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利用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及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使思政课成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替代”的课程。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加强思政课教师综合素养和能力建设,激活思政课教师成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力量。
要深刻理解、科学把握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深入实施“教学创优工程”“学科守正创新工程”“科创引航工程”“人才333工程”。建强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学科(专业)群,推动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质增效。坚持“人才强校”核心战略,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专门人才和复合型创新人才。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科学家精神,引导教师队伍潜心教书育人、培根铸魂。不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名师示范引领工程”等三大工程,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坚持“四个面向”,提升科学研究能力水平,推进有组织科研,深化产学研用有机融合,将科学研究成果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对标“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建好建强衰老相关疾病防治、儿童青少年健康促进和人兽共患病防控三大协同创新中心。
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教育强国的“人民属性”,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推进和落实好“中心城市助力工程”,发挥学校在健康医疗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持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协作的产学研中心建设,实现基础临床转化创新驱动。拓展领域,深化医工医农产教融合,发挥畜牧兽医和食品科学专业特色优势,建设好健康管理现代产业学院,开辟产教融合科研新领域新赛道。
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好世界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推进和落实好“国际引智工程”,加强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打造具有锦医特色的国际化办学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强高质量交流合作。丰富学校国际化办学形式,开展高层次合作项目。讲好锦医故事、传递锦医声音,着力增强学校的国际影响力。